【大调查】低速电动车究竟是消费刚需还是交通“毒瘤”?
作为一个全新的交通参与者,低速电动车在道路上的行驶状况却差强人意,我们在多天驾驶体验后也发现三点问题:
1、低速电动车由于采用三门两座的车身机构,其占地面积相对两轮机动车较大,当行驶在自行车道时,较大的车身以及较差的操控性容易与其他交通参与者发生事故。当行驶在机动车道时,其通行效率较低影响机动车的正常行驶,并且其安全性又存在隐患;
2、由于没有相关政策和法律的约束,目前低速电动车没有强制的上牌要求,管理相对混乱,并且其特殊的交通参与者身份使得驾驶员素质参差不齐,无证驾驶、乱停乱放等违章现象凸显;
3、目前市面上也在出售性能较强的低速电动车车型,其性能有较大幅度提升,而其在安全性配置方面却存在很大隐患,一旦发生交通事故极易造成人员和财产损害。
存在即合理 事出必有因
不得不说低速电车在中国部分地区需求火热,一方面得益于经济增长人民受益,一方面无奈于城市化进程中无可避免的日常通勤问题。对于目前存在的低速电动车乱象,不管是政府、企业还是消费者、交通参与者都不应该以“一刀切”的方式来解决问题,既然低速电动车需求火爆,那么市场的背后必定有一大批潜在消费者,而他们也认为低速电动车可以满足其在日常生活的通行需求,所以“存在即合理,事出必有因”,扶持产业、规范产业将成为未来低速低速电动车行业的新出路。
小结
长久以来有关于低速电动车的争议一直没有停止过,根据稍早前获批的《关于低速电动车管理有关问题的请示》文件中显示,国务院已批示关于低速电动车“升级一批、规范一批、淘汰一批”的工作思路,但是专家组对于低速电动车的分类还存在较大的分歧。的确站在行业层面来看,如果低速电动车参照乘用车标准执行,那么国内大量低速电动车企业将停产歇业,如果按照摩托车标准执行其性能和交通安全存在隐患。而根据我们近5天的驾驶体验来看,目前市场上的低速电动车无论是行车道路选择还是动力参数和配置,都完全符合一款乘用车的用车逻辑,但是其安全性和生产标准急需政策规范。

最新活动更多
-
3月27日立即报名>> 【工程师系列】汽车电子技术在线大会
-
6月13日立即参评>> 【评选启动】维科杯·OFweek(第四届)2025汽车行业年度评选
-
即日-6.18立即报名>> 【在线会议】英飞凌OBC解决方案——解锁未来的钥匙
-
6月19日立即报名>> 【在线研讨会】安世汽车车身照明方案
-
即日-6.30免费下载>> 西门子数字化工业软件电池新国标合规方案
-
7.30-8.1火热报名中>> 全数会2025(第六届)机器人及智能工厂展
发表评论
请输入评论内容...
请输入评论/评论长度6~500个字
暂无评论
暂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