造车新势力高歌猛进,能颠覆百年传统汽车行业么?
动力电池典型安全问题分析
安全问题同样引发了理赔问题。在现有的车险体系中,并未有针对新能源汽车的专用保险,只能套用燃油车保险体系,导致了用户投保费贵,保险公司理赔却“降级”赔付的局面。
在传统汽车与新能源汽车并存高速发展的今天,越来越多的新能源汽车安全事故将会促使消费者重视电动汽车安全性及保险理赔问题。随着政策收紧,消费者对政策的依赖度降低,对安全重视度提高,企业必须高度担当起质量检测员的角色,强化产品生产过程中事前、事中的质量管控,杜绝重数量轻质量的现象,同时敦促行业完善对新能源汽车的保险理赔体系及制度。
能否量产交付,决定造车新势力的生存
现在业内造车新势力中都面临着一个问题:量产不足,交付是硬伤。在统计的造车新势力中,量产上市的企业寥寥无几,被消费者调侃为“PPT造车”。
新能源汽车处在智能化变革期,造车新势力受到资本的青睐,但大众对造车新势力认知不足,为了快速抢占市场,不得不烧钱做流量做口碑做宣传。随着在合资企业、本土车企以及进口车纷纷布局新能源汽车,留给造车新势力的窗口期逐渐缩短。
蔚来、小鹏、电咖、威马四家创始人分别加入“今年能否交付10000台车”的赌局,引起网友热议。以这四家为代表的造车新势力,在车辆量产的过程中,进展都并不顺利。
千呼万唤中,蔚来终于在7月份开始交付,一个月之内交付了1331辆新车,此前多次推迟交付。威马因为供应商“电池自燃门”事件直接导致约10%的预订用户退订。小鹏汽车累计量产几百台车,但仅交付给内部员工和少量用户。电咖交付2000台车,一大半进入分时租赁市场。
量产并交付10000台车,俨然成为这些造车新势力的分水岭。谁能率先交付10000台车,或将提前拿到再下一城的车票。对于没有量产的造车企业来说,这意味着今年将是生死攸关的时刻,不能量产将会被资本或者市场迅速抛弃。
政策收紧,加速行业洗牌
财政部官方网站公布了《关于调整完善新能源汽车推广应用财政补贴政策的通知》,新政大幅提升电池能量密度标准,低续航里程新能源车,新政实施后便不再补贴。面对补贴红利逐渐减少,依赖财政补贴的新能源汽车,其资金压力陡然上升,一些“骗补”车企将面临退市。
政策收紧、行业监管加强、加剧的市场竞争,新能源车企或将迎来首轮洗牌。越来越多跨国车企加快布局新能源汽车,优胜劣汰不可避免,这将促使产业完成升级与优化,龙头有望脱颖而出。
Singulato首席执行官Shen Haiyin曾预计,当前的中国电动汽车创业公司中只有10%能够在未来五年内存活下来,而一些汽车分析师甚至认为这个数字只有1%。
随着90后成为主流消费者,车不再是代步工具,而是生活场景。智能化和新能源化将是汽车行业的变革主旋律。接下来很多车企可能被大量淘汰,或兼并重组。未来将是有实力、有技术的车企的天下,真正开始秀肌肉的时候来了。
无论是李学凌为“拼多多用户们”造车,还是坚持中高端的蔚来们,现正在发展投入期,谁能崭露头角,笑到最后,还需要市场的考验。
经过大浪淘沙后,留下来的新能源造车新势力,才有资格与传统燃油车交锋。现阶段,最主要的还是先活下来。

最新活动更多
-
2月25日火热报名中>> Ansys Motion薄膜卷曲卷对卷工艺仿真解决方案
-
限时免费立即试用>> 燧石技术,赋光智慧,超越感知
-
限时免费点击下载>> 2024储能产业抢占制高点发展蓝皮书
-
3月19-20日立即报名>> 【线下会议】OFweek 2025 工商业储能大会
-
3月19-20日立即报名>> 【线下会议】OFweek 2025(第五届)储能技术与应用高峰论坛
-
3月19-20日立即报名>> OFweek 2025新能源产业协同发展大会
发表评论
请输入评论内容...
请输入评论/评论长度6~500个字
暂无评论
暂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