侵权投诉
订阅
纠错
加入自媒体

高管出走、芯片研发、供应链受挫,苹果汽车还能否弯道超车特斯拉?

2022-01-26 15:07
雷科技
关注

自研芯片和搭建供应链,苹果造车的两大难题

在造车业务面临的所有难关中,芯片研发和搭建供应链无疑是最棘手的问题。

先看芯片的问题。在去年三季度财报会上,库克就直言苹果已感受到芯片供应紧缺的压力,且直接造成了超60亿美元的经济损失。更重要的是,即便在占据统治地位的消费电子领域,苹果芯片都没法实现全部芯片的自主研发,某些核心技术依旧受制于人。

有鉴于此,在此前和高通就5G基带芯片供应问题陷入各种纠纷之后,苹果就下定决心研发自己的基带芯片。加上一直被视为苹果核心产品的M1芯片,苹果在消费电子芯片研发上已经花费了大量资源和精力,汽车芯片的研发会否被耽误一直外界关注的焦点。

根据彭博的爆料,负责第一代Apple Car芯片处理器核心研发工作的,是苹果硅工程团队——该团队也正是iPhone、iPad和Mac处理器的主力研发团队。在核心团队分身无暇,技术高管接连离职的情况下,我们不免要对苹果汽车团队的技术研发进程感到一丝担忧。

由于苹果对造车计划执行严格的保密工作,在官方发言之外,我们很难从其他渠道得知其汽车芯片研发的最新进程。当然,无孔不入的美国媒体,还是会时不时给我们提供一些有价值的讯息。

去年11月份,彭博就爆料称苹果已经成功自研了高算力汽车芯片,且将在加州测试车队中进行试验。不过按照彭博的报道,苹果最早可能在2025年推出首款无人驾驶汽车,距离现在还有三年多的时间。

三年之期,对于要追赶新能源车智能汽车机会窗口的苹果来说,还有很多变数。

其次,再来看供应链状况。

在消费电子领域一手缔造“果链”造富神话,被供应商奉若神明的苹果,在汽车供应链的搭建上却没有想象中那么顺利。

一方面,传统车企普遍无意和苹果合作造车,导致后者只能从零开始搭建生产、供应链,难度大大提高。

在“泰坦计划”成立之初,宝马、戴姆勒等汽车巨头纷纷拒绝苹果的合作邀请,表明了传统车企对这位闯入者的警惕与抵触。根据《纽约时报》的报道,自从宣布造车以来,苹果先后和十多家传统车企洽谈过合作,除了前面提到的宝马、戴姆勒之外,还有日产、比亚迪、迈凯伦全都没有接受苹果递过来的橄榄枝。

另一方面,和前面提到的人才争夺战一样,优质新能源车上游生产供应商也是稀缺资源,苹果赶在整个市场最火爆的时候入场,自然要面临很大的资源竞争压力。比如作为全球电动车电池领头羊的宁德时代,就没有应苹果要求赴美建厂,双方的合作计划早已搁浅。

归根结底,还是因为新能源车产能正处于爬坡阶段,宁德时代等主要供应商一直在“爆单”生产。去年下半年,宁德时代和特斯拉续约三年,且过去三年其电池超90%都在供应国内市场,苹果这块大蛋糕再诱人宁德时代也实在是吞不下了。

不过我们也不需要完全对苹果造车丧失信心。毕竟上面这些问题,特斯拉起步阶段也全都遭遇过,而且苹果在供应链的搭建上还是有一些值得欣喜的进展。据外媒报道,2021年苹果高层多次造访韩国,和LG、SK等电池巨头洽谈合作,日本的松下也有望为苹果供货。

但在价值研究所看来,面对新能源车行业供应商资源紧缺、卖方市场占主导的局面,苹果或许需要改变在消费电子领域对供应商的高压管理模式,变得更加开放。

特斯拉在这一方面就处理得相当巧妙。截止2021年,特斯拉官方认证的一二级供应商数量超过600家,较2018年产能爆发前翻了三倍。但对于供应商管理,特斯拉没有采取过度干预,反倒是通过重点扶持优质供应商+开放供应体系的方式,继续扩大自己的供应链团队。

特斯拉这种更柔和,也更开放的供应链管理模式,对苹果来说或许是个值得借鉴的对象。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  
声明: 本文系OFweek根据授权转载自其它媒体或授权刊载,目的在于信息传递,并不代表本站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如有新闻稿件和图片作品的内容、版权以及其它问题的,请联系我们。

发表评论

0条评论,0人参与

请输入评论内容...

请输入评论/评论长度6~500个字

您提交的评论过于频繁,请输入验证码继续

暂无评论

暂无评论

    文章纠错
    x
    *文字标题:
    *纠错内容:
    联系邮箱:
    *验 证 码:

    粤公网安备 44030502002758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