侵权投诉
订阅
纠错
加入自媒体

留给比亚迪的时间还有三年

2022-06-29 09:22
华商韬略
关注

留给比亚迪的时间还有三年

  这是一场危险的游戏。

  文 | 华商韬略 张静波

  2011年,比亚迪遭遇了创业以来最大一次挫败。

  那年9月,中国汽车产业发展论坛上,它成了众人的炮轰对象,有专家愤慨道:“政府对发展电动车这么激进,比亚迪是有责任的!”

  会场外,这家企业更是四面楚歌:销量暴跌、股价暴跌、经销商集体退网……很多人认为,比亚迪要完蛋了。

  10年后再看,当初这些判断,都成了笑话。

  【“这是一场危险的游戏”】

  全球第三,超越大众,仅次于丰田……

  对中国车企来讲,这样的成绩几乎是天方夜谭。但眼下,它正成为现实,奇迹的创造者是比亚迪。

  更离奇的是,仅仅几年前,这还是一家众人眼中“土得掉渣”的企业。

  这一切的源头,需要从20年前讲起。

  2002年10月,比亚迪创始人王传福在深圳总部召开股东大会,议题只有一个:收购秦川,进军汽车行业。

  很多人闻言反对,但大部分人选择了沉默,因为他们知道:不管怎样反对,王传福终究会按自己的意志做决定。

  不但要造车,还要造电动汽车——这就是王传福的意志,也是伟大梦想。

  这个梦想吓坏了香港资本市场,基金经理们威胁要抛光比亚迪的股票。王传福却嘲讽对方:目光短浅,一眼只能望两三年。

  尽管外表坚定,但王传福的内心也有挣扎。

  在收购协议签字前几天,他一字一顿地问身边人,“我们有戏吗?”得到的答复是:

  “这是一场危险的游戏。”

留给比亚迪的时间还有三年

  王传福的担忧、身边人的回复,都不无道理。

  20年前,中国汽车产业刚刚起步,别说电动车,连燃油车都还没整明白。

  放眼全球,拥有百年历史的美国通用汽车,刚刚在电动车EV1上铩羽而归,特斯拉那时尚在襁褓中。

  整个市场,无人看好电动车。

  冰冷的现实,很快就重创了比亚迪。当他们试图寻找零部件供应商时,对方要么不合作,要么干脆报出天价。

  既然没人愿意陪着冒险,比亚迪只好自己动手。最终,比亚迪炼成了垂直一体化大法——除了轮胎和玻璃,什么都自己生产。

  大法虽好,但怎么活下去还成问题,只有活下去,才能实现伟大梦想。

  在大洋彼岸,特斯拉的办法是融资。20年36轮融资,先后烧掉了200多亿美元。

  王传福的背后,没有强大的资本市场,他活下去的办法是向现实妥协,靠造燃油车来养活电动车。

  即使造燃油车,比亚迪面临的难度,也是地狱级的。2003年,比亚迪耗资过亿,造出了第一款新车,内部代号316。

  兴奋的王传福,邀请全国经销商来参观,换来的是一片摇头。一怒之下,王传福挥起了铁锤。

  那一天,天空飘着小雨,又阴又冷,所有人的心情都跌至了冰点。

  但这个读遍了汽车类书籍,声称造车就像造玩具的男人,并没有放弃。

  他很快吸取了教训,在模仿丰田花冠的基础上,造出了比亚迪F3。这款产品迅速席卷全国,成为一代神车,也造就了比亚迪的销量冠军。

  【“比亚迪要完蛋了”】

  故事如果到此结束,那今天的国产车,也只不过多了一个燃油车巨头。

  暂时向现实妥协的王传福,并没有忘记自己的伟大梦想。2007年,在深圳坪山基地落成仪式上,他语出惊人:

  未来是混合动力、电动车的天下。

留给比亚迪的时间还有三年

  这是比亚迪首次明确自己的新能源战略。但王传福在电动车上的布局,早在造车之前就已经开始。

  2004年,比亚迪微电子成立。两年后,比亚迪电动汽车研究所成立。

  这种按部就班的谋局布子,在2008年开始突然提速。那一年,比亚迪推出全球首款量产插电式混合动力汽车F3DM。

  第二年,比亚迪一口气采购了200多吨磷酸铁锂,成为当时全球最大的卖家。甚至,还布局锂矿,杀进光伏产业。在燃油车一统天下的年代,比亚迪在电动车链条上的布局,几乎领先了一个时代。

  也正是因为这种领先,让它承受了巨大的压力。

  以IGBT芯片为例。2005年,比亚迪刚组建IGBT研发团队时,整个车规级市场,几乎看不到任何需求。

  三年后,当它收购宁波中纬,准备自己生产芯片时,质疑声排山倒海而来。在很多人看来,比亚迪接手了一个月亏5000万的大窟窿,一个看不到任何盈利希望的烂摊子。

  比这些质疑声更可怕的,是来自行业和市场的否定。

  2011年9月,在中国汽车产业发展论坛上,比亚迪遭到了众人炮轰,一位专家愤慨道:“政府对发展电动车这么激进,比亚迪是有责任的!”

  言外之意,比亚迪将汽车行业引向了电动车的歧途。

  在会场之外,比亚迪更是四面楚歌:多年的激进扩张,引发大量的质量投诉,最终导致销量暴跌、股价暴跌,经销商集体退网……很多人因此认为,比亚迪要完蛋了。

  这些变故集中爆发,超出了王传福的预期。更糟的是,他期盼的那个“电动车的天下”,没有及时到来。

  事实上,即便三年后的2014年,新能源汽车政策落地,电动车也没有立刻爆发,反倒是燃油车不断井喷。

  在这个漫长的产业等待期里,王传福只能一边目送吉利、长安绝尘而去,一边用燃油车赚来的钱,艰难地维系着自己的电动汽车梦。

  但这种坚持和隐忍,也让比亚迪炼出了刀片电池、DM-i混动等技术,最终在电动车时代到来时,全面爆发。

  【“我们就这么走,错就错了”】

  为了梦想,与现实妥协,在妥协中,又不忘坚持自己的梦想。

  这样的生存哲学,在过去20年,被王传福和比亚迪演绎到了极致。

  电池是电动车的核心技术。当年,通用汽车之所以放弃电动车,就是因为锂电池技术还不够成熟。

  在锂电池领域,一直存在磷酸铁锂和三元锂电池两种技术路线之争。

  选哪条路,在比亚迪内部曾有过分歧。2005年,数名技术高管在董事长办公室,与王传福展开了激辩。

  在他们看来,三元锂电池能量密度高,更有前途。但王传福认为,三元锂电池用到大量钴和镍,都是中国稀缺的,将来大规模商用时,会被卡脖子。

  从大学开始,王传福与电池打了半辈子交道。他最后拍了板:“比亚迪只有做磷酸铁锂,在中国、在世界才有出路。”

  但他的这个判断,在现实中却先后数次遭到打脸。

  先是加拿大魁北克水电公司,向中国发起了磷酸铁锂专利战。

  紧接着,国家新能源补贴政策纳入能量密度指标,三元锂电池开始井喷,而磷酸铁锂电池不断被边缘化。受此影响,比亚迪将动力电池的王座拱手让给了宁德时代

  在现实面前,比亚迪再次选择了妥协,它没有固执于磷酸铁锂,而是同时生产两种电池。

  但妥协的另一面,则是不忘坚守。即便被大多数车企抛弃,甚至只剩下自己孤军奋战,比亚迪也从未放弃对磷酸铁锂电池的再研发。

留给比亚迪的时间还有三年

  最终,凭借2020年发布的刀片电池,比亚迪以一己之力,将磷酸铁锂电池拉了回来。

  比亚迪的生存哲学,最极致地体现在它的外观设计上。

  一直以来,比亚迪的车型设计都被认为“土得掉渣”,尤其是那独树一帜的汉字按键。

  但无论吐槽再多,王传福依旧我行我素,“中国人要有骨气和信心……为什么不能用?我们就这么走,错就错了。”

  王传福对汉字的情结,或许源自他早期的一次出国经历。当时,他到国外出差,对方海关执意要看他的返程机票,生怕他赖在国外。

  这让他感觉受到了侮辱,事后,他撂下了一句狠话:“让我留下我都不愿意。”

  但即便固执如此,该妥协的时候,王传福却丝毫不含糊。

  2016年,王传福从大众挖来沃尔夫冈·艾格,担任比亚迪全球设计总监,并在深圳打造了一座先进的全球设计中心——黑水晶。

留给比亚迪的时间还有三年

  艾格的加盟,为比亚迪带来了全然不同的新设计语言。

  从宋MAX开始,比亚迪汉、海豹……被人吐槽了很多年的比亚迪,突然脱胎换骨,发布了一系列令人尖叫的产品。

  从技术到品牌,当比亚迪补上设计这块最后的短板时,它的爆发也就水到渠成了。

  【王传福=爱迪生+韦尔奇?】

  技术创新,讲究的是节奏。

  任正非曾说过:领先半步是先进,领先三步成先烈。科技史上,因为布局太超前,死在半路上的企业不计其数。

  比亚迪在电动车赛道上的布局,几乎领先了一个时代,却最终活了下来,这在很大程度上,得益于它既懂坚持又懂妥协的生存哲学。

  而这套哲学的精神之源,正是王传福。

  这个喜欢标榜自己“搞自然科学出身”的企业掌门人,无论从哪个角度看,都更像是一个技术控。

  他喜欢读书,办公室的书架上,堆满了技术类的书籍。

  他的生活很单调,每天工作12个小时,大多数时间都待在工厂、实验室,和工人们一起抓研发进度。

  王传福很享受这种身份,不管什么场合、见任何领导,都喜欢穿工服戴工牌。

留给比亚迪的时间还有三年

  对技术的痴狂,让王传福对自己的眼光和能力非常自信,有时甚至表现为是自负。

  他曾经说过:“我不相信我们中国人造不出最好的汽车。”

  他更蔑视西方的技术壁垒,在他看来,这就是对手给后来者营造的一种产业恐吓,让其知难而退。

  当台积电创始人张忠谋断言,大陆就是以举国之力,也很难造出顶级芯片时,他回怼道:芯片又不是神造的,而是人造出来的!

  这样的自信,也让王传福在比亚迪内部,说一不二。

  当年决定进军汽车产业时,有记者曾问他,这是你个人的决定,还是集体讨论的结果?王传福答道:

  “我的意见就是公司管理层的意见。”

  自信的人,通常都很固执、不懂得妥协。但如果你据此认为,王传福也是这样的人,那就大错特错了。

  事实上,自信并没有让王传福变得死板。只不过,他的妥协里总带着几分技术控的执拗。

  据彭博社报道,王传福早年曾去香港见投资人。

  路上,这位董事长被下属建议,捯饬一下自己的外表。而他的解决方案是:花几美元,从路边小贩那里买了一件新衬衫。

  巴菲特的搭档查理·芒格,曾经这样形容王传福:

  “这家伙简直是爱迪生和韦尔奇的混合体。他既能像爱迪生那样解决技术问题,又能像韦尔奇那样把要做的事情搞定。”

  很多人光注意到前一点,却忽视了后一点。

  对企业家来讲,光有梦想还不够,还要能把事情搞定。为此,他必须知道哪些自己能做,哪些要求助于现实。

  没有这种妥协,比亚迪不可能熬过漫长的产业等待期。

  2008年,王传福曾吹过一个牛:比亚迪2025年要做到全球第一。因为这个牛,王传福被嘲笑了很多年。

  很多人不知道,其实早在2003年,在“忽悠”技术专家廉玉波加盟比亚迪时,王传福就给他讲过这个梦想。

  以比亚迪目前的势头来看,这并非完全不可能。

  距离2025年,还剩三年。留给王传福的时间,不多了。

  【参考资料】

  [1]《王传福:比亚迪,筑梦四时》商界

  [2]《王传福忍痛砸毁316 比亚迪孤注一掷F3》搜狐汽车

  ——END——

  欢迎关注【华商韬略】,识风云人物,读韬略传奇。

  版权所有,禁止私自转载!

  部分图片来源于网络

  如涉及侵权,请联系删除

       原文标题 : 留给比亚迪的时间还有三年

声明: 本文由入驻维科号的作者撰写,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不代表OFweek立场。如有侵权或其他问题,请联系举报。

发表评论

0条评论,0人参与

请输入评论内容...

请输入评论/评论长度6~500个字

您提交的评论过于频繁,请输入验证码继续

暂无评论

暂无评论

    文章纠错
    x
    *文字标题:
    *纠错内容:
    联系邮箱:
    *验 证 码:

    粤公网安备 44030502002758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