侵权投诉
订阅
纠错
加入自媒体

深圳创新密码:比亚迪的方向感


营收过2千亿的比亚迪已成为深圳ICT产业链网中重要的链主企业,它的成长既受益于这个产业链网,也为这个链网增加了重要的砝码。

深惠地区电池企业在1990年代末的集聚,是当时深莞惠地区电脑、手机等电子产业快速发展产生的需求所致。王传福所在的北京有色总院与内蒙的合资企业要放在深圳,也是受此一需求所影响。这正是导致王传福从北京到深圳的诱因。

比亚迪生产手机锂电池获得成功的关键,是获得摩托罗拉的订单。这正是我之前文章中提到,摩托罗拉对深圳ICT产业链的重要影响,之一个案例。

比亚迪进入汽车产业并且成功,成为民营国产车企的代表,确实让许多深圳人颇感意外,而让政府则感到惊喜。因为深圳自1990年代中期开始就一直想发展汽车产业,从风神到2005年引入哈飞(作为当年“适度重型化”战略的主要举措之一),可谓百折而挠,然而比亚迪斜刺时杀出,居然就成了,真有“有心栽花花不活,无意插柳柳成荫”之慨。

更重要的是,比亚迪造车是冲着新能源汽车直奔而去,且一马当先,成为国内新能源汽车领导者,更是让深圳政府甚感欣慰。当然在比亚迪新能源汽车的困难阶段,深圳政府也给予了巨大支持,深圳的出租车大量采用比亚迪电动汽车,公交车则大量采购比亚迪电动大巴,这些都是雪中送炭之举。当然,比亚迪电动汽车也受益于深莞惠地区ICT产业链的配套能力。

比亚迪当然也为地区创新网络作出了重大贡献。无论是电池产业,还是它所进入的电子零部件及手机代工行业,都为地区的产业规模、要素的丰富性添砖加瓦。除了富士康之外,比亚迪、立讯精密都成为重要的IT代工企业,这筑牢了珠三角东岸地区在全球ICT产业链中的链主地位。

而比亚迪在新能源汽车版图上为深圳挣得一席之地,更是为未来的IEV汽车产业奠定了一个坚实的基础。无论是产业经验,配套及供应链体系,还是人才储备,这种积累对本地区都是十分重要的。

王传福自承,他很崇敬任正非,比亚迪以华为为榜样。事实上,比亚迪除了上市没有效法华为,坚持做实业(不做房地产)、崇尚技术(王被称为“技术狂人”)、工程师文化,到处都可见受到华为的影响。

在华为、ZTE、富士康而外,尚有比亚迪、中集等,委实是深圳之福,加重了深圳“硬件之都”的形象,拖慢了深圳经济去实向虚的步伐。这里笔者无意贬低平安、腾讯、招商银行、万科、顺丰等企业对深圳经济和深商群体的重要贡献,但科技制造业的厚重,才是最近10年里深圳在中央政府那里频频得分的重要原因。

当然,与华为相比,比亚迪目前还是一个重资产的工业企业。到2021年底,比亚迪在全国拥有10大生产基地(其中两个在深圳及深汕地区),员工29万人。而2022年比亚迪宣称要在全国招聘15万人(其中应届大学生2万人),使员工人数达到44万人。

在比亚迪的29万员工中,大部分仍是蓝领工人,研发人员才4万多人。这说明比亚迪远不像华为已将制造环节全部外包出去,自己主要做微笑曲线的两端——研发与销售。不过,在布局汽车智能化、进入芯片产业、以及拓展云轨板块后,比亚迪逐渐在加重自己研发的成分,或者说使自己更加像一个科技公司一些。

本人自然期待比亚迪进一步提升其在深圳地区创新网络中角色的份量。

       原文标题 : 金心异解开“深圳创新密码”41:比亚迪的方向感

<上一页  1  2  3  4  
声明: 本文由入驻维科号的作者撰写,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不代表OFweek立场。如有侵权或其他问题,请联系举报。

发表评论

0条评论,0人参与

请输入评论内容...

请输入评论/评论长度6~500个字

您提交的评论过于频繁,请输入验证码继续

暂无评论

暂无评论

文章纠错
x
*文字标题:
*纠错内容:
联系邮箱:
*验 证 码:

粤公网安备 44030502002758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