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圳创新密码:比亚迪的方向感
三
任何巨头都有可能在某一次行业的技术革命中被抛落尘埃。比亚迪有没有这种可能?那要看比亚迪对第四次工业革命的进程有没有精准的判断,能不能早作准备,找准自己在这一进程中的角色。
现在看来比亚迪有自己的判断。王传福很早就说过,“新能源汽车的上半场是电动化,下半场是智能化”;在智能化领域,比亚迪会像在电动化领域一样,“将所有核心技术打通,并进行充分验证”。
2018年,比亚迪推出了DiLink智能网联系统,定位为“智能、开放的软硬件平台及生态服务”,由Di平台、Di云(与阿里云合作)、Di生态和Di开放四大部分组成。该系统率先搭载于全新一代唐上,并于6月20日在主题为“启Di世界,智Link未来”的比亚迪DiLink智能网联赋能公开课上首次亮相。比亚迪宣称,“该系统推出了全球首创的智能自动旋转大屏Di平台,将手机生态的海量应用尽揽其中,并且通过在全球率先开放汽车的341个传感器和66项控制权,全面丰富汽车生态”。不过也有人指出,这个系统就是一个安卓平板,此外还有手机APP“比亚迪云服务”,包括诸如解锁车、开后备箱、鸣笛、开关空调等功能。
比亚迪汽车新技术研究院院长杨东生说,“衡量一款车是否真正智能的唯一判定标准,就是进入车辆后,车机网联系统能否全面接管或者替代智能手机的所有功能。”这就是比亚迪理解的智能网联汽车。
2016年,比亚迪与百度合作研发无人驾驶技术,并于2019年3月展示了借助比亚迪秦Pro开发者版自动驾驶型车辆平台,对汽车的无人化升级的产品。同一年,比亚迪开始在唐EV和DM车型上搭载L2级别自动驾驶。而据说完整呈现比亚迪智能驾驶能力的,是2020年7月上市的比亚迪汉。这款车型搭载了比亚迪DiPilot智能驾驶辅助系统。
有人认为,根据行业通行的定义,DiPilot系统是比较标准的L2级智能驾驶(与博世联合打造)。现在行业领先应用的智能驾驶系统,已经拓展到了变道辅助(一般以此为标志,确定为L2.5)和导航辅助驾驶(部分场景的L3)。从这个意义上,很多人认为,比亚迪的智能驾驶能力比较一般。
据此有人认为,比亚迪在智能驾驶系统技术上的积累仍较为单薄,且投入有限。“赛博汽车”由肖莹撰写的一篇文章说,比亚迪在智能化方向上的短板,和它在电动化上的优势一样明显。缺乏自主打造自动驾驶解决方案的能力,软件算法的布局和投入严重不足,正是比亚迪当前最核心的短板。
2022年2月,比亚迪选定百度作为智能驾驶系统供应商,百度为其提供量产的行泊一体化ANP智能驾驶解决方案以及人机共驾地图。2022年3月,比亚迪宣布与自动驾驶芯片供应商英伟达达成合作,计划2023年开始在部分车型上采用英伟达最新自动驾驶平台DRIVEHyperion,以实现高级别的自动驾驶能力。不久前,还传出比亚迪的高端品牌将与华为合作,有望搭载华为MDC计算平台,打造智能驾驶解决方案。
但要构建自动驾驶的全栈自研能力,比亚迪尚需在软件算法、硬件配置、数据处理三个核心要素方面提升基础能力。这取决于比亚迪未来在IEV汽车产业选择何种商业模式。
其实在我看来,这可能更主要原因是王传福对IEV汽车未来方向的判断。人类对智能网联汽车的需求,或者说人类对自己未来出行方式的选择,究竟是否激进到完全取消人工驾驶,全部交给AI?还是人仅仅是需要AI的辅助和局部代劳,而并不想完全交出驾驶的享受?从智能网联汽车走到自动驾驶,会用多长时间?王传福可能并不认为那是很快即将到来的图景。
四
除了小轿车之外,比亚迪还有一款颇有野心的产品,即云轨和云巴,被称为比亚迪的第四个产业板块。可惜由于国内政策不明的原因,现在进展尚未如其所愿。
2016年6月,比亚迪历时5年、投资50亿元研发的云轨技术,通过与深圳市坪山区签订项目合作协议而亮相。王传福表示,“云轨造价仅为地铁的五分之一,建设周期也只有地铁的三分之一。像汕头这样的地级市在中国有273个。273乘以400亿元,市场蛋糕是十万亿元级。”王传福对云轨的市场定位十分清晰。他认为,地铁、高铁是大运量的交通系统,而云轨是中小运量,更适合中型城市及大型城市的郊区。
比亚迪通过研发,掌握轨道驱动、电机、电控、车身、底盘、转向架、轨道梁、道岔等全产业链核心技术,独立完成整车、轨道、车站及通讯系统等各项建设,不过其无人驾驶方案,除了需要比亚迪的控制技术及定位技术之外,由华为为其提供了eLTE通信技术,即4.5G轨道交通无线专网。
倘若云轨像有轨电车那样,不需要国家发改委批准,各地可自行立项,则比亚迪的云轨将会得到地方政府,特别是地级市政府的极大欢迎。除了深圳之外,比亚迪先后与汕头、西安、蚌埠、广安、吉林、桂林、淮北、衡阳、宜昌等多个城市签订项目协议。但迄今为止,比亚迪云轨只在坪山、银川、广安建设落地,汕头、衡阳等多地的云轨项目纷纷被国家发改委叫停。国家发改委认为,云轨属于轻轨,因此需要国家发改委审批,且建设城市需满足设置的门槛条件。
虽然比亚迪把“云轨”改称“云巴”,但似乎也未能突破这一限制。
比亚迪似乎一边努力在国内攻关,另一方面,转向国际市场。2021年初,比亚迪与巴西巴伊亚州首府萨尔瓦多签署协议,建设巴伊亚云轨,该线路全长23.3km,共设25站。此外,2020年4月,比亚迪与巴西圣保罗地铁公司签署轨道交通17号线项目协议,采用云轨技术。
这颇类似当年华为在国内市场遇到瓶颈之时,转向走向海外市场的举动。但我认为比亚迪云轨需要更多的商用线路,积累更多的安全数据,才有可能在国际市场大有作为。
最新活动更多
-
11月22日立即报名>> 【线下论坛】华邦电子与莱迪思联合技术论坛
-
11月22日立即报名>> 【线上&线下同步会议】领英 跃迁向新 年度管理者峰会
-
11月29日立即预约>> 【上海线下】设计,易如反掌—Creo 11发布巡展
-
11月30日立即试用>> 【有奖试用】爱德克IDEC-九大王牌安全产品
-
即日-12.5立即观看>> 松下新能源中国布局:锂一次电池新品介绍
-
12月12日预约直播>> 友思特为新能源电池行业聚能的视觉与光电方案
发表评论
请输入评论内容...
请输入评论/评论长度6~500个字
暂无评论
暂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