侵权投诉
订阅
纠错
加入自媒体

长安汽车光鲜之下仍存隐忧,新能源汽车发展落于人后,不尽人意处颇多

2022-11-20 10:40
全球财说
关注

作者:梁观

出品:全球财说

近日,在一次汽车行业的重要论坛上,长安汽车董事长朱华荣发表言论,直指“目前汽车行业正面临‘缺芯、贵电’的严峻挑战”。他条分缕析更进一步地阐明了导致“缺芯、贵电”的根源,并呼吁政府介入加强治理,针对性地整顿行业乱象。

自2017年始,长安汽车即大张旗鼓地迈进新能源汽车领域,至今已推出多个价位车型。同期,新能源汽车也从迅猛发展期逐渐进入平稳整固期。综合行业与公司所处发展阶段看待朱华荣此次的讲话,会有更多意味。

拥有优良的制造基因,新能源汽车却已落人后

国内汽车工业起步较晚,研发与制造能力远落后于海外汽车制造强国。因而,引进海外成熟生产制造体系,成为国内车企早期建立自身产销体系的首选路径。

大型车企中,长安汽车在这方面表现尤为突出,先后与福特、铃木、马自达、沃尔沃、法国标致雪铁龙集团等海外知名厂商达成合作,在国内成立合资车厂,生产与销售合资品牌汽车。

这一经营策略简单有效,长安汽车凭此取得了值得称道的经营成绩。鼎盛时期的2016年,长安汽车下属合资公司长安福特净利润高达181.65亿元,对总体利润贡献高达90%。

在取得骄人业绩的同时,弊端也深埋其中。因与福特公司紧密捆绑,福特的产品周期也决定了长安汽车的产品周期。

2017年-2019年间,由于新旧产品衔接不畅,长安福特销量出现断崖式下滑,对长安汽车的业绩影响也从增厚90亿元转为亏损19亿元。对此窘境,坊间甚而调侃道:“百年福特,毁于长安”。

巨大亏损刺痛长安汽车,公司开始转变经营策略,发力自主品牌。在经过一段蛰伏期之后,自主品牌为长安汽车赢得了丰厚回报。东方证券研报表明,2018年到2021年,长安汽车自主品牌车型均价从7.72万元提升至10.02万元,年均复合增长率达到12.2%。

需要引起注意的是,与此同期,长安汽车同步推出了新能源汽车发展计划。

2017年长安汽车发布“香格里拉计划”,计划在2025年之前向新能源汽车全产业链投入1000亿元,调动万人的研发资源,并于2025年停止销售燃油车;2018年长安汽车发布“北斗天枢计划”,到2020年实现新产品100%联网,并计划在2020年打造1000人的开发团队,2025年增加至5000人。

与自主品牌高歌猛进恰成对比的是,公布了宏大新能源汽车发展规划后,长安汽车对于新能源赛道的决策,却让人有些难以捉摸,“退出”再“进入”短短两年多时间中,决策不断变化一定程度上也错失了发展先机。

2020年,长安汽车将旗下主要新能源研发生产主体长安新能源出表,持股由100%降低至不足50%。2021年,再将另一新能源研发生产主体阿维塔出表,引入外部投资者,持股比例由95%以上降至不足40%。

或许在这一期间,对长安汽车来说,当务之急是巩固自主品牌,尽早摆脱对合资品牌的依赖,并且新能源汽车的发展过程中,势必会对业绩形成拉扯,本已脆弱不堪的净利润水平难以承受“发展之重”。

尽管新能源汽车被视为未来发展方向,但尚处于行业导入期,还不具备盈利能力。行业数据显示,直至2020年,整个新能源行业扣除政府补贴仍是亏损。

一面是技术尚不成熟、尚未形成清晰发展路径的新能源领域,另一面是迫在眉睫的自主品牌突破,两方面都需要巨额投入。考虑到新能源汽车尚缺乏盈利能力、前景未明,长安汽车做出舍新能源而倾力自主品牌的抉择也是应时之选。可以说,新能源汽车的发展,被自主品牌突破所耽误。

欣慰的是,长安汽车自主品牌破局已算是较为成功,相关数据显示,2022年1-10月其自主品牌板块销量为150万辆,已完成年度目标的81.1%。

相比之下,朱华荣此次“缺芯贵电”的发言仅仅强调新能源汽车生产受阻,却没有挖掘自身不足。这也由此引发了业界批评,甚有评论认为是“摆烂”行为。

回顾长安汽车突破之路,合资模式失效是发展自主品牌的最大动力之一。自主品牌正处于上升期,利润可观,但反观新能源品牌盈利能力尚弱。长安汽车像是又回到了“合资品牌盈利丰厚,自主品牌只是陪衬”的躺赚时期,只不过此次作为陪衬的是新能源品牌。

如今是否也需要一次足够的刺痛,才能再次拔足狂奔呢?对此,还需要将时间拉长进行更多观察。

就近期而言,2022年11月10日,长安汽车发布公告称,将收购长安新能源10.34%的股权,重获对后者的控股权。长安新能源作为长安汽车在新能源领域的重要资产,此前2020年,长安汽车出让其股权,持股降至40%失去控制权。

对长安汽车的这一举措,业界颇有议论,多有认为或在不久之后便于分拆资产上市。这并非凭空臆断,已有先例。吉利、广汽意图分拆旗下新能源资产上市已是明牌。不过从时点上看,长安汽车在自主品牌取得阶段性成果之后,调整经营重心,推进2017年就已发布的新能源汽车发展规划,似乎也颇为恰当。

新能源仍无领军车款,不尽人意处颇多

在新品长安Lumin和长安深蓝SL03快速放量拉动下,长安汽车新能源汽车10月销量3.65万辆,同比增长243.40%。

然而,靓丽的增长数据,却难掩其仍处于同行业中下游的窘境。2022年前三季度的新能源汽车累计销量数据显示,长安汽车以11.9万辆位于第7名,仅相当于销冠比亚迪的1/10强。

与销售还未放量相比,产品品类上的短板更引人瞩目。长安汽车新能源当前的主打车型为Lumin、深蓝SL03、阿维塔11。纵观上述三款车型,虽然已经覆盖主流用户需求,符合大型汽车厂商应有的产品策略。

然而面子虽然整齐光鲜,但里子却不够坚挺。

其中,Lumin车型是长安汽车体系里的老字号。其前身是在2009年底推出的首款纯电车长安奔奔MINI EV,延续至今升级为Lumin。这款纯电车主打低端市场,高配版售价不到7万。

或是定位于低端市场,Lumin不支持车联网和远程升级,低端版甚至没有导航模块,也不支持快充,三个版本中的最高续航里程仅为301公里。很明显,这仅是早已有之的电动车升级版,并非现在意义上的新能源汽车。

深蓝系列是近期推出的新品。2022年4月,长安汽车对外发布全新纯电品牌长安深蓝,旗下首款车型为长安深蓝SL03,当时预计于2022年6月上市,三季度开启交付。这款号称“20万级超级续航电动车”,售价16.89万元起。

深蓝对比同价格区间的比亚迪海豹等车型,虽在三电系统上有所突破,但在电池管理技术、热泵系统空调、扎实的底盘、成熟的e3.0集成学习平台信息技术上还稍有差距。

即便如此,SL03作为长安深蓝的重磅产品,正式上市时间却推迟至7月下旬,同时还出现了交付延期的重大事故,8月份仅交付800多辆、9月份交付5000多辆,并于9月23日发布SL03延期交付补偿政策。

但是在黑猫投诉等平台上,对于延迟交付拒退定金、座椅通风虚假宣传的投诉颇多。与此同时,长安深蓝SL03车主还表示车辆出现行驶中全车黑屏的问题,亦有车主发生动力系统故障、后电机卡死等质量问题。

与Lumin、深蓝相比,长安汽车旗下新能源品牌中最受瞩目当属阿维塔。

毕竟,阿维塔出生便身世不凡,由长安、华为、宁德时代三家联合打造,搭载华为智能汽车系统,全系标配宁德时代三元锂电池。并且,阿维塔售价34.99万元起,已属于高端区间的豪车序列。销售若能放量,对于信心及业绩必有提振。

可虽然予人丰富遐想,但阿维塔11同价位区间中早有蔚来ES6/EC6、特斯拉Model Y等车型盘踞。与后两者相比,阿维塔11的主体配置虽不遑多让,却仍有几处硬伤。具体为,在HUD抬头显示、空气悬架等高端电动车标配上,阿维塔皆付之阙如。且在行业普遍终身三电质保前提下,阿维塔11只提供限制里程或使用年限的方案。

更加直接的是销售数据。2022年8月25日成都车展期间,虽有官方表示阿维塔11上市第17天,订单便突破2万辆。不过落实在9月,阿维塔11的上险量仅95辆。

更为关键的是,最令人担忧的还是生产体系,这在被寄予厚望的阿维塔系列中展露无遗。阿维塔核心部件三电系统、智能系统被分别交予宁德时代、华为之手。依此趋势发展,长安汽车或终会沦为二者的代工厂,以及销售、售后渠道。

新能源汽车与燃油车的产销体系虽多有重合之处,但在动力系统与操作系统上的差异之大,足以让新能源汽车至今仍属于新物种。

让差异仍不断扩大的是,新能源汽车尚处于产品与生产体系的爆发期,技术和概念仍在不断创新,如刀片电池、大圆柱电池、智能座舱、无人驾驶、整体压铸等新概念层出不穷、接踵而至。这些也对后来者施加巨大的认知与掌控压力。

不独长安汽车,在这一压力之下,以BBA为代表的老牌燃油车厂商对新能车的开发同样缓慢得近乎停滞。

反观这次的言论,在长安汽车中低端车型正承受着巨大成本压力之外,我们还能感到传统车企面对新物种时的一丝无力感。据悉,阿维塔11将于12月开始陆续交付,对于此款含着金钥匙出生的新车款,《全球财说》也将持续关注。

长安汽车光鲜之下仍存隐忧,新能源汽车发展落于人后,不尽人意处颇多

       原文标题 : 长安汽车光鲜之下仍存隐忧,新能源汽车发展落于人后,不尽人意处颇多

声明: 本文由入驻维科号的作者撰写,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不代表OFweek立场。如有侵权或其他问题,请联系举报。

发表评论

0条评论,0人参与

请输入评论内容...

请输入评论/评论长度6~500个字

您提交的评论过于频繁,请输入验证码继续

暂无评论

暂无评论

    文章纠错
    x
    *文字标题:
    *纠错内容:
    联系邮箱:
    *验 证 码:

    粤公网安备 44030502002758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