侵权投诉
订阅
纠错
加入自媒体

全栈自研的风向,变了

2023-04-03 13:46
汽车公社
关注

全栈自研,还是全栈可控?

除此之外,我们一直在不遗余力地探讨,“新能源汽车的上半场是电动化,下半场是智能化”,那智能化的下半场又是什么?应该是规模化,实现规模化的核心要素是降本增效。

现实是,如果真正意义上从底层的网关,到传感器硬件、算法软件,再到操作系统,整个智能生态都完成高度垂直整合,实现全栈自研,在保持领先性的角度来看,沉默成本会相当巨大。这种成本自然会转接到市场之上,成为规模化面前的“拦路虎”。

当下,一个显著的特点是,L2/L2+功能已实现规模化量产并逐渐下探渗透至20万元以下车型成为标配,高阶辅助驾驶也在进一步下探至30万元左右。

数据显示,2021年我国前装标配L0—L2级的ADAS的新车上险量超800万辆,渗透率接近40%,在2022年,这一比例更是上升至超过45%。有机构预计,2025年国内L0—L2级ADAS的市场渗透率将超过91%,L2渗透率将超45%,L3以及L4/L5的渗透率分别有望达到8%和1%。

换句话说,一段时间内,在中低端的智能驾驶市场,Tier1的技术成熟度已经相当之高,具有规模化优势,主机厂没必要劳心费力地进行自主开发。

特斯拉前生产副总裁格雷·瑞秋就曾提到,“如果生产的是一款充分利用其它商品化部件的、一定时间内不会有重大革新的产品,那么自行生产毫无意义”。

在高阶辅助驾驶领域,当前行业内的大部分企业仍无法构建相适应的研发环境,与其选择“闭门造车”,不如选择联合Tier1开发,即主机厂基于供应商的基础平台底座去做自己定制化、差异化的应用功能,这显然是一条更为务实、经济、高效的技术路线。

更何况,在核心软件方面,随着5G通信、OTA、云计算的迅速发展,也给各大企业的带宽、存储等信息技术提出了复杂要求,同时围绕监管法规,功能安全、网络安全、隐私保护等领域都会面临巨大挑战,在这个过程中协作开发必然是趋势之一。

用百度集团副总裁储瑞松的话说就是,“全栈自研”难以实现,“全栈可控”是完全该做到的。

只是,从商业维度角度出发,还是那个问题——合作方多了,供应链体系就会从原先的垂直线性模式变成多方并行的网状模式,这对合作效率无疑是个严峻挑战。

其实,相关的供应链企业都意识到了这一问题。所以为了打消主机厂的顾虑,类似于寒武纪、黑芝麻等供应商们,都在有意识地构建一整套易用、友好以及可推广的开发工具链,保证开发优化流程的高效。

并且,像长城汽车这样的主机厂也在有意识地通过推动企业内部的平台化、共同化、建立统一的硬件平台规划、软件统一基线,为生态伙伴互动和深度协作开发打下基础。

独木不成林,主机厂正在与供应商们双向奔赴。就像长城汽车CTO王远力说的那样,“很多人会说掌握全栈自研的能力就等于构建了一个相对封闭的生态,我们认为恰恰相反,掌握全栈自研能力更需要合作伙伴的深度协同协作。”

聊了这么多,回过头来反问,每个人都在宣称全栈自研,那对于整个行业来说,意义是什么呢?在这个产业链重新定义边界的年代,或许就是让人们更深刻认识到,“全栈自研是一种能力,而不是一种商业模式”。

提出“全栈”这一概念的Calos Bueno也指出,没人能够熟悉所有方方面面,但作为一个全栈,能够看清每个栈的上下之间是如何运作的。

       原文标题 : 全栈自研的风向,变了

<上一页  1  2  
声明: 本文由入驻维科号的作者撰写,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不代表OFweek立场。如有侵权或其他问题,请联系举报。

发表评论

0条评论,0人参与

请输入评论内容...

请输入评论/评论长度6~500个字

您提交的评论过于频繁,请输入验证码继续

暂无评论

暂无评论

新能源汽车 猎头职位 更多
文章纠错
x
*文字标题:
*纠错内容:
联系邮箱:
*验 证 码:

粤公网安备 44030502002758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