侵权投诉
订阅
纠错
加入自媒体

新能源车企的出海战事:比亚迪一马当先,新势力集体掉队

2024-01-23 11:32
罗超Pro
关注

回望刚刚过去的2023,科技、互联网行业又度过了不平凡的一年:头部大厂起起伏伏,拼多多市值超越阿里、字节跳动营收直逼腾讯,改朝换代正在上演;多少风口来了又去,元宇宙、新消费熄火,半导体从周期低点缓慢反弹,AI大模型一飞冲天……

这一年下来,诞生了哪些值得铭记的新技术/产品?哪些公司、行业的变革最牵动人心?为解答这些问题,全面梳理行业的点滴变化,价值研究所特推出“2023请回答”系列年终复盘,邀你一起回顾科技、互联网产业的这一年的失落与希望,探索未来的方向。

出海获取增量,已成为各行各业的共识,新能源汽车行业也不例外。

2023年新能源行业的竞争越来越激烈,车企赚钱是越来越难,只能一边加速内卷,一边寻找新增长机会,试图缓解压力。

出海,被寄予厚望。从传统车企到造车新势力,都为进攻海外市场做了充分准备,部分车企也取得了不错的成绩。但也有一些车企出海之路一波三折,甚至面临搁浅。

对于出海这件事,不同车企有不同的诉求:

·有人垂涎海外市场的肥肉已久,自身实力也足以支撑出海大计,是带着征服海外的决心出去的;

·有人只是想擦亮招牌、打开知名度,“出口转内销出”,并未准备好大规模征战海外;

·还有人只是不得已为之,陷入了“人有我也得有”的尴尬局面……

但无论如何,新能源车出海大潮汹涌而至,没有多少车企可以置身事外。而想在这次出海远征中拔得头筹,也远比想象中困难。

(图片来自比亚迪官网)

本文要点如下:

1、新能源车企内卷卷不动了,涌向海外求增长

2、传统车企优势明显,比亚迪、吉利、上汽三雄争霸

3、新势力且战且退,有些玩家仍举棋不定

4、搭建经销体系,车企出海第一关

5、发力市场营销,新势力率先打响“中系车”招牌

6、布局全球供应链,传统巨头与新势力殊途能否同归?

7、新能源时代,中国车企正颠覆汽车工业百年秩序

1、新能源车企内卷卷不动了,涌向海外求增长

国内新能源车企其实很早就萌生了向海外扩张的念头,只不过2023年这念头又强烈了一点。最重要的原因,是国内市场的竞争更加惨烈了,尤其是此起彼伏的价格战,将所有车企裹挟其中,难以挣脱。

蔚来、小鹏、零跑等仍在亏损的新势力自不必说,越卖越亏的命运不知道要到什么时候才会结束。部分赚钱能力向来高出行业平均水平一头的传统车企,也开始感受到毛利率下滑的压力。

去年上半年,吉利汽车股东应占溢利录得15.7亿元,同比仅微增1.2%,远低于25.8%的营收增速,逐步落入增收不增利的陷阱。与此同时,其毛利率也较2022年同期微跌0.2%至14.4%。

另外几家增速不及吉利的车企,没法靠规模优势摊薄成本,受到的影响就更大了。长安汽车去年上半年毛利率为17.54%,同比下降2.28%;长城汽车上半年归母净利润为13.61亿元,同比暴跌75.69%,毛利率则同比下降1.53%至16.85%。能顶住压力的,也就只有销量遥遥领先且供应链极为完善的比亚迪了。

出海当然不见得能解决所有烦恼,但至少为车企提供了一个转移矛盾、分担压力的渠道。毕竟海外的价格战,远没有国内那么惨烈。

从出海目的地来看,美国仍是大部分新能源车企的“禁区”。

毕竟美国新能源车市场的竞争也足够惨烈,车企不敢贸然去特斯拉的大本营硬碰硬。统计显示,去年四季度特斯拉在美国纯电动车市场份额达到56.3%,Model Y已经成为销售榜前排钉子户。更不用说还有福特、通用等美国百年老店,以及Lucid等本土新势力。

相较之下,市场包容度更高、政策环境友好、基础硬件也成熟的欧洲,以及普及率较低、本土汽车产业处于弱势地位的东南亚和中东,成为中国新能源车企出海主战场。

早期阶段,出海的新能源车企普遍信奉一条原则:欧洲要用来打开知名度,东南亚适合“冲量”。无论是比亚迪、吉利、长安、奇瑞等深耕海外事业多年的传统势力,还是蔚来、小鹏等新势力往往都会把重点新车、新技术的发布等曝光率较高的活动放在国内和欧洲,出海卖车卖最多的还是东南亚。

但最近几年,得益于当地政策的扶持和知名度的提升,中国新能源车企在欧洲的销量也逐步攀升,逐步形成欧洲、东南亚双核驱动的新局面。欧洲市场的成功,给车企提供了新的启示——打开知名度要趁早,这也是部分车企在国内市场都还没玩明白、亏损问题尚未解决,就着急出海的另一个原因。

毕竟海外新能源车市场的权力版图不像国内那么牢靠,除了独领风骚的特斯拉外,其他车企还能看到上升通道,自然要抓紧时间跑马圈地。

至于中东地区近年来热度飙升,则和当地财团对中国造车新势力的慷慨解囊脱密切相关。

和东南亚类似,中东当地的汽车工业基础也很薄弱,这和历史、国家政策、人力资源等因素都脱不开关系。中东国家近年来不断加大产业转型力度,疯狂对外投资前沿科技产业。新能源车,就是能源型国家转型计划的重要一环,光是蔚来就拿到了中东财团多笔“救命钱”。

礼尚往来也好,真的看好中东市场也罢,反正车企对中东地区的重视程度是与日俱增。加上原本的欧洲、东南亚两个大本营,中国新能源车企出海线路变得更加丰富。

但出海这条路一点都不好走。过去一年,传统车企和造车新势力的分化愈发明显,并逐渐演变出两条截然不同的轨迹。

2、传统车企优势明显,比亚迪、吉利、上汽三雄争霸

新能源车企出海大军中,传统车企处于领先地位。从销量来看,吉利、比亚迪、上汽三足鼎立的局面逐渐清晰。

闷声发大财的上汽,是2023年新能源车企出海大潮中的大赢家。数据显示,2023年全年上汽集团海外销量为120.8万辆,官方虽没有公布新能源车的具体销量,但据上汽集团副总经理赵爱民透露,销往海外的新能源车占比大约为24%,即28万左右,足以傲视群雄。

其中,名爵品牌和大通MAXUS品牌的表现最为突出。去年下半年,上汽名爵明显加快了新能源转型速度,并将“高价值”、“全球化”列为下一阶段的发展战略。赵爱民则透露,未来两年上汽还会在海外市场上市14款新能源车型,包括智己、飞凡等高端新能源车子品牌,也已将出海提上日程。

(图片来自上汽名爵官网)

2023年冲击全球新能源车销冠成功的比亚迪,在海外市场也是一路高歌。数据显示,比亚迪新能源车全年总销量为3024417辆,同比增长61.86%,王朝系列仍占据绝对主导地位。其中,出口新能源车总量超过24万辆,主要销往欧洲、东亚、东南亚、中东等地区。

以销量为分析依据,中东、东南亚两个主要市场对比亚迪海外事业的贡献不相上下。去年前11个月,比亚迪垄断了新加坡新能源车销量榜榜首,在阿联酋、巴林等中东国家的销量也有大幅跃升。

值得一提的是,在中国车企鲜少涉足的拉美地区,比亚迪也占有一席之地。比如拉美最重要的巴西市场,比亚迪去年一度连续五个月占据新能源车销量榜榜首,哥伦比亚市场也多次登顶。即便销量稍稍落后上汽一头,从综合实力来看,比亚迪也是当之无愧的中国新能源车出海领头羊。

比亚迪的老对手吉利,实力同样不容小觑。数据显示,吉利品牌(含吉利、领克、极氪、睿蓝)去年的海外销量274101辆,新能源车渗透率约为35%。其中,极氪品牌和领克品牌在海外销量增长最快。

吉利品牌之外,吉利集团旗下另外几个子品牌的表现也不遑多让。沃尔沃新能源车全球总销量也激增70%,增速远高于国内市场的25%;在东南亚大受欢迎的宝腾,也在去年加快新能源转型策略。

仔细看下来,这三家传统车企的成功路径有不少相似之处:生产经验丰富、产能稳定且旗下车型、子品牌众多,能根据不同国家、地区的特性研发有针对性的产品。

其他诸如长安、长城、广汽等老牌巨头,也大多具备这些优势,且都在加快出海节奏。大步向新能源转型的传统车企,已经在海外联结成一股不可忽视的重要势力。

1  2  3  下一页>  
声明: 本文由入驻维科号的作者撰写,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不代表OFweek立场。如有侵权或其他问题,请联系举报。

发表评论

0条评论,0人参与

请输入评论内容...

请输入评论/评论长度6~500个字

您提交的评论过于频繁,请输入验证码继续

暂无评论

暂无评论

    文章纠错
    x
    *文字标题:
    *纠错内容:
    联系邮箱:
    *验 证 码:

    粤公网安备 44030502002758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