憋屈1000天后挑衅CATL:比亚迪、长城尚无资格谈先进
真量产才有资格谈先进
比亚迪希望利用刀片电池的机遇技术改善磷酸铁锂的不足,并通过针刺电池挑起三元电池的安全之争,造成舆论压力,让市场重新作出选择。
比亚迪在自我宣传时称:首先,刀片电池是基于磷酸铁锂技术的创新,因此具备磷酸铁锂电池放热启动温度高、温升慢、产热少、分解不释放氧气等优势,加上刀片电池电芯变长变薄,表面积也随之增大,整体散热性也更优秀;其次,电池发生短路的回路比较长,产生的热量会比较少,所以刀片电池针刺的表现非常完美。再结合比亚迪全方位高温“陶瓷电池”技术,让刀片电池的安全性得到大幅度提升。简言之,刀片电池在发挥磷酸铁锂电池安全优势的同时,又拥有三元电池能量密度续、航里程的优势。
6月4日,比亚迪还自称:目前已有多家国际品牌与比亚迪洽谈“刀片电池”合作事宜,“只是进度有快有慢”。比亚迪已决定着手扩大重庆弗迪“刀片电池”生产线,从目前年产能6GWh扩充至今年年底的13GWh以上。
不过,愉观车市从多家车企了解到,关于是否使用刀片电池,多位车企新能源负责人表示:“有待于观察。”
“动力电池本身就不存在谁取代谁,无非就是谁份额多一些,谁份额少一些。”业内专家认为。三元电池虽然市占率更高,但依然不会取代磷酸铁锂,三元电池能量密度高,低温性能好,多家用和中高端的产品上用得多,而磷酸铁锂相对更加安全稳定,适合商用车比如大巴和重卡。
比亚迪的刀片电池在没有量产之前,也没有充足的证据表示,可以超过三元电池。
而蜂巢抢先发布的无钴电池,也仅仅是停留在样品阶段,在没有量产之前,根本无法判断其技术领先性。
无钴电池并不是一个新名词,所谓无钴电池,就是将三元电池中使用的价格昂贵的“钴”用其他更为便宜的材料去取代,降成本,但同时还要提高能量密度。
“无钴的解题思路,是整个行业都在研究的方向,主流的电池厂家都在研究,几种替代钴的技术方案,行业内也都知道。大家为什么都不急着公布呢?因为无钴电池在实验室是一回事,但从实验室的样品到量产,还需要克服一些实际问题。”业内人士分析,“无钴能否降低成本,要看批量生产后的一致性和良品率,而且还取决于钴的替代物是否成本更低,并且有足够的供应保障。”
比如,量产100块电池,其中95块都能用和100块电池中仅有60块能用,成本是完全不同的。另外,量产还涉及到电池的可靠性和安全性。
“生产一个两个电池包与批量生产根本不是一回事。这就如同实验室生产概念车到批量生产。”专业人士分析。同时,钴的替代是你解决了旧的问题,会带来新的问题,需要打补丁去解决新的问题,在此过程中,也可能会增加成本,而在此过程中产生的成本是无法估算的,因为电池的成本不是按照续航的增加相应增加的,有可能增加50公里,成本会增加一倍。
无厘头的电池之争只会制造恐慌?
也就是说,无论是蜂巢的无钴电池,还是比亚迪的刀片电池,在没有真正实现量产前,谁都无法预料还有什么问题会产生,现在宣传比三元电池更优秀,并不准确。最终谁的性能更优秀,谁的安全性更好,谁会得到消费者的认可,成为市场主流,还需要时间。
比亚迪企图用针刺电池来打破三元电池的神话,并不是科学比较谁更先进的方法。而蜂巢虽然抢先发布无钴电池,也并不意味着蜂巢的无钴电池技术就比同行最先进。因为,几乎所有的主流电池企业都在研发无钴电池,发布时间不同,只是因为企业处于不同的阶段,有些企业需要在研发阶段就大声喊出来,以获得融资,有些企业,只是默默在做,一鸣惊人。
蜂巢抢先发布无钴电池,在业内看来更多是营销秀和吸引投资人眼球而已。
续航里程不是评价无钴电池是否先进的标准,谁家的无钴电池更先进,取决于以下几个因素:
第一,是否找到性能最佳、成本最低的最好的钴的替代物,无钴进步带来的新的问题,是否已经打补丁去解决这些问题,并且不至于留有漏洞;第二,钴的替代物供应来源是否稳定;第三,所批量量产的无钴电池的良品率和稳定性是多少,每度电的车的成本会不会比现在降低;第四,所批量生产的无钴电池的倍率性能,充放电的次数、低温性能比现在提升还是降低?
而即便无钴电池和刀片电池更好,对于整车厂而言,也是几个方案都会用。并且,为了防止在电池上的过分依赖,一般都会同时选择多家供应商。也就是说,比亚迪的刀片电池和蜂巢的无钴电池,也可能会进入到供应商的名单,但是真正最终被市场接受,还需要“过五关斩六将,”并且在此过程中也许会被其他竞争对手超越。
愉观车市认为:在现阶段,潜心研究,真正解决问题,实现先进性比口水仗更有意义。虽然纷纷扰扰的电池之争的时候,会让部分消费者不敢选择三元电池,但三元电池现阶段仍无更好的可批量生产的替代品。而在电池厂家们忙着喷对方不安全的时候,要知道,很多消费者并不那么专业的,可能听到的只是“电动车不安全”,而并不能搞清楚是装什么电池的电动车不安全,对消费者而言,电动车就是一个整体品类,一家做不好,一个品牌不安全,带来的是整个行业之忧。这与中国汽车品牌在海外都是“中国品牌”是一个道理,在你还弱小的时候,你只是代表一个品类中的一小部分,你做得好,为这品类增光,一荣俱荣一毁俱毁,不要抱有打压竞争对手就可以鸡犬升天的侥幸心理。
最新活动更多
-
11月22日立即报名>> 【线下论坛】华邦电子与莱迪思联合技术论坛
-
11月22日立即报名>> 【线上&线下同步会议】领英 跃迁向新 年度管理者峰会
-
11月29日立即预约>> 【上海线下】设计,易如反掌—Creo 11发布巡展
-
11月30日立即试用>> 【有奖试用】爱德克IDEC-九大王牌安全产品
-
即日-12.5立即观看>> 松下新能源中国布局:锂一次电池新品介绍
-
12月12日预约直播>> 友思特为新能源电池行业聚能的视觉与光电方案
-
10 吉利早就该合并极氪领克了
发表评论
请输入评论内容...
请输入评论/评论长度6~500个字
暂无评论
暂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