侵权投诉
订阅
纠错
加入自媒体

赛力斯与华为合作将走向何方?

2023-04-07 15:42
帮宁工作室
关注

作者 | 葛帮宁 沈天香

编辑 | 李国政

出品 | 帮宁工作室(gbngzs)

连日来,有关AITO问界、华为是否造车、赛力斯和华为的合作等话题,再度成为行业热点。

“华为不造车,而是帮助车企造好车,我们一直坚持这个理念。当时只是想把‘HUAWEI问界’作为生态品牌,让消费者在选择时不困惑。”

“问界真正由赛力斯主导,华为高度赋能进行联合设计、联合开发以及联合质量控制和联合营销,跟所谓的‘华为造车’是两码事。”

4月1日和2日两天,华为常务董事、终端BG CEO、智能汽车解决方案BU CEO余承东,和赛力斯集团CTO、赛力斯汽车(轮值)总裁许林,先后登上中国电动汽车百人会论坛(2023)演讲,回应传闻。

起因是今年3月初,AITO汽车官方微博发布一张长图,将过去宣传海报中“AITO问界”字样,换成了“HUAWEI问界”。

这很难不让外界误解为华为在争抢AITO问界的主导权。由于华为和赛力斯的合作模式和深度在汽车行业独树一帜,加之华为一贯带给外界的强势形象,赛力斯难免被误解为逐渐“代工厂化”。

此外,最近几年,行业都在关注华为进军汽车领域的一举一动。尽管华为一再不厌其烦地声明不造车,但随着华为与赛力斯合作打造的AITO品牌初步成功,更多人开始猜测:华为造车的时机到了。

直到华为CEO任正非再次用一纸公告打破流言。

今年3月31日,任正非亲自签署华为不造车的文件,有效期为5年。他还对华为标志在汽车设计上的露出提出严格要求,强调不能把“华为/HUAWEI”使用在整车宣传和外观上。

华为轮值董事长徐直军进一步解释,并非只有5年不造车,而是华为所有文件的有效期都只有5年,“5年到了再发个5年”。

抛开华为内部可能存在的分歧,至少,任正非这份公告既打破了华为造车的传言,也证明了华为与赛力斯始终是平等合作。

不过,随着江淮汽车、奇瑞汽车等陆续加入智选车行列,华为与赛力斯之间的合作关系是否将被淡化?其它车企能否复制赛力斯的模式?华为和赛力斯将走向怎样的未来?

01.造车新物种

今年2月25日,赛力斯与华为在深圳签署深化联合业务协议,双方合作更上一层楼。

签约仪式透露出诸多重要信息,包括:联合业务目标是2026年实现新能源汽车产销达到100万辆;联合打造的新平台下首款旗舰车型计划于2023年发布,将搭载高阶智能驾驶系统;双方进一步推进成立联合创新中心等。

根据协议,赛力斯将协同产业资源,推动新技术、材料、工艺等应用于合作车型;华为终端将充分发挥包括高阶智能驾驶和鸿蒙座舱在内的智能化、数字化、用户体验设计等优势,打造具有市场竞争力的产品。

这意味着,双方非但不解绑,还继续携手前行。这既是对此前合作成果的最高认可,也是对未来合作的期待。

2021年12月,赛力斯与华为携手推出AITO品牌,创新汽车企业与ICT(信息通信技术)企业的合作模式。

在双方合作中,赛力斯负责整车产品的研发、智造、交付服务等整个生命周期用车体验,华为则深度参与产品定义、整车开发和渠道销售等。华为高度赋能,与赛力斯进行联合质量控制和联合营销。

在汽车百年发展史上,尚无此先例。

随着智能电动汽车渐成潮流,近年来,华为作为ICT行业领先者,凭借电子化、智能化、网联化方面的积累,与一些汽车企业大规模地展开合作。然而,无论华为与其它车企如何彩旗飘飘,其唯独与赛力斯的合作最为深入。

华为与车企合作分3种模式:零部件供应商模式、HUAWEI Inside(HI)模式和华为智选车模式。“含华量”——汽车业内喜欢用这3个字,来形容华为的参与程度,而智选车是目前“含华量”最高的合作模式。

用余承东的话来说,智选车模式倾注了华为十几年To C转型积累的用户体验设计、产品设计、工业设计、品牌营销、渠道零售等能力,帮助车企把车做得更有竞争力、让消费者更喜爱。

赛力斯第一个吃螃蟹,目前是智选车模式中最大的赢家。 在与华为合作之前,赛力斯集团就已投身于智能新能源汽车开发。彼时,赛力斯集团创始人张兴海判断,汽车行业环境发生了重大变化,过去的造车模式,已经不再适用于智能高端新能源汽车赛道。

“跨界合作就是化学反应;行业内合作是物理反应,顶多是加法。”在他看来,与华为跨界合作,符合智能电动汽车时代发展的需要。

赛力斯虽有近20年整车制造经验,但其体量和声量有一定的局限。与华为合作,首先可以解决知名度问题。

其次,赛力斯已经积累了颇为深厚的新能源技术能力,还有按照工业4.0标准打造的智慧工厂,以及完整的供应链体系等,但缺乏智能化方面的突破性成果和对用户需求的独到理解,而华为正好能弥补。

华为有三十多年在ICT领域积累的技术和能力,有大量关于智能驾驶、智能座舱等方面的解决方案,迫切希望这些成果在汽车产品上落地——投入如此之大,加上决定不造车,华为需要找到志同道合的伙伴,来实现商业闭环。

赛力斯需要华为,华为同样需要赛力斯。双方携手展示了跨界的力量,开创了整车企业和ICT企业跨界融合的全新典范。双方创造的智选车模式,是中国乃至世界造车史上的一个新物种。

一路走来,华为和赛力斯都深处议论漩涡,但华为帮赛力斯造车的角色始终没有变过;赛力斯一直在被误解,但始终不急不缓地专注于做自己的事,踏实造好车。

既然是新物种,行业乃至社会应给予包容和祝福,让这种模式拥有更多的探索时间和空间。应当正确看待华为和赛力斯的平等合作地位。当然,可以质疑,但不应急于下结论,更不能全盘否定甚至中伤某一方。

1  2  3  下一页>  
声明: 本文由入驻维科号的作者撰写,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不代表OFweek立场。如有侵权或其他问题,请联系举报。

发表评论

0条评论,0人参与

请输入评论内容...

请输入评论/评论长度6~500个字

您提交的评论过于频繁,请输入验证码继续

暂无评论

暂无评论

新能源汽车 猎头职位 更多
文章纠错
x
*文字标题:
*纠错内容:
联系邮箱:
*验 证 码:

粤公网安备 44030502002758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