侵权投诉
订阅
纠错
加入自媒体

北汽集团:急盼一场翻身仗

2023-05-25 13:41
帮宁工作室
关注

作者|龚宸芫

编辑|李国政

出品|帮宁工作室(gbngzs)

花巨资引进“贴地飞行”的萨博,结果绅宝项目失败;收购所谓的“百年宝沃”,结果项目破产;花大钱助力音乐演唱会,结果销量不见起色……提起北汽集团的乘用车,很多人都心痛,肚子里装着一堆吐槽之语,恨铁不成钢。

其实,北汽在生产轿车方面有着悠久的历史。曾经,在北京生产轿车,一直是北京汽车人的梦,这里诞生了国内第二个自主生产的轿车品牌。

那是在1958年,新中国相继诞生3个小轿车品牌:5月12日,长春一汽成功试制国产第一辆东风牌小轿车;仅一个多月后,6月20日,北京汽车附件厂也成功试制第一辆“井冈山”轿车,这甚至早于当年8月1日一汽试制出第一辆“红旗”牌高级轿车。

北汽就是随着“井冈山”轿车诞生而成立的。随后,北汽又试制了北京牌高级轿车,接着又试制东方红牌轿车。

2002年,北京现代成立,北汽开始合资生产现代轿车。后来,北京吉普重组为北京奔驰,开始生产奔驰轿车和克莱斯勒轿车。

2008年,北汽引进萨博,再度开发自主轿车。2009年,北汽抓住中国电动车发展起步时机,最早在发展自主电动车上发力,成立北京新能源股份公司,这是我国首家独立运营、首个获得新能源汽车生产资质的企业,2016年初最巅峰之时推出极狐品牌。

北汽的轿车之路,还包括2014年北汽福田收购所谓的“百年汽车品牌宝沃”,但该项目很快破产。

尽管坐拥政策、市场和人才的高地,但北汽乘用车事业现状令人扼腕叹息。上述项目中,绝大多数都如彗星划过天空,耀眼的时光并不长,结果如众人所见。

发展至今,历史悠久的北京品牌,和拥有新品牌极狐的北汽新能源都不见起色。过去5年,北京品牌销量从15.61万辆下滑至7.19万辆,算是“腰斩”;北汽新能源从15.8万辆跌至5万辆,直接被砍去三分之二。从2017年起,北京品牌再次陷入持续亏损,并逐年增大亏损额;北汽新能源尽管从2020年才陷入亏损,但3年来净亏超过170亿元。

合资品牌方面,过去,北汽集团主要依靠北京奔驰和北京现代这两大“利润奶牛”。前者一直为北汽集团主要利润输送方,从近5年表现来看,北京奔驰正在“强化”其“利润奶牛”之地位,而后者逐渐减弱。

2018-2022年,北京奔驰销量从48.5万辆增至59.17万辆。豪华品牌的单车利润远远高于普通品牌,北京奔驰的高销量为其带来了高利润。5年来,北京奔驰营收大幅增加,毛利从405.23亿元增长至473.96亿元。

北京现代则上演了一出合资品牌衰落史,在2014年达到116万销量巅峰后,掉头向下,再难回当年气场,2022年销量为25.04万辆。

在乘用车板块只有一头“利润奶牛”的情况下,北汽集团整体业绩下滑。2019-2022年,北汽集团营业收入逐年跌落,从5012亿元跌至4507亿元,差额约等于理想汽车2022全年收入。

在销量数据上,颓势更为明显。过去5年,北汽集团整体销量从240万辆跌至145万辆,除2019、2021年下滑比率为个位数外,其它年份几乎以两位数的幅度下滑。

虽然业绩大不如以前,但近几年,北汽集团一直未停止努力,各业务板块采取了多种变革策略,只是成效至目前尚未显现。

如何摆脱过度依赖一家“利润奶牛”的畸形结构,进而主动掌控发展节奏?时至今日,北汽集团还在积极求变,寻找最适合自身的新模式。

1  2  3  下一页>  
声明: 本文由入驻维科号的作者撰写,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不代表OFweek立场。如有侵权或其他问题,请联系举报。

发表评论

0条评论,0人参与

请输入评论内容...

请输入评论/评论长度6~500个字

您提交的评论过于频繁,请输入验证码继续

暂无评论

暂无评论

    文章纠错
    x
    *文字标题:
    *纠错内容:
    联系邮箱:
    *验 证 码:

    粤公网安备 44030502002758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