侵权投诉
订阅
纠错
加入自媒体

销量爆火的比亚迪和新能源汽车行业,赚钱能力为何一般?

2022-09-13 10:58
路咖汽车
关注

从“不算赚钱”,看行业面临的挑战

在很多人看来,车企的财务报表与消费者买车无关,但实际上,这样的结论并不稳妥。资本市场会对各家企业进行深度分析,以了解其企业的发展能力,赚取关于未来的钱。而透过财报,其实汽车分析机构,以及普通消费者,还能看到一家企业的造车思路是否先进,以及对待消费者的态度究竟如何。

在传统燃油车向新能源车切换的当下,其实一家企业是否拥有优秀的赚钱能力,要看的是其转型程度。以燃油车为主,在初步尝试转型新能源的企业,有着高盈利能力不足为奇,因为燃油车的发展形态已经颇为稳固,供应商成本、企业自身成本等并没有特别大的变化幅度,基本等同于,当技术达到一定程度之后,销量与利润之间直接同比挂钩。

而对于已经在新能源领域完成转型,或者诞生就没有和燃油车有关系的企业(如特斯拉)来说,它的盈利能力也不用受转型所拖累,有针对性的切入市场,且有着技术先发优势,就能令其销量与利润之间直接同比挂钩。

而对于正在转型的企业,没有技术先发优势的企业而言,它们想要在未来抢占更好的份额,干掉传统的优势企业,那没有别的捷径可走,能做的就是砸钱进行研发,实现技术、模式等方面的创新。

当前,仅从比亚迪的半年财报中看,并不能得到其砸钱搞研发的力度有多大,也因为是集团业务,并不能单独对汽车方面的盈利能力有比较准确的分析判断。不过,从其他正在转型的头部企业身上,如吉利汽车,我们能看到汽车行业的压力和挑战来自于哪儿。

从吉利汽车的财报来看,2022年上半年营收582亿元,有着一定的同比增长,这一数字低于长城汽车,与长安汽车基本相仿。单车的销售收入(成交均价上涨,意味着品牌高端化的成绩尚可)也增长至10.2万元,单车毛利增长至1.6万元/台,也有所增长。但净利润上,仅有15.5亿元,同比下降了35%。收的钱更多了,但赚的钱却反而有所下降。

这背后的原因,实际上不是吉利汽车的赚钱能力下降,而是因为从传统汽车向智能+新能源汽车转型,它砸下了更多的钱来进行研发,谋求保持自己的技术领先优势。在2022中期业绩发布会上,吉利官方的消息是,对智能电动车的研发投入较2021年同期增长了71.7%,半年投入金额为36.3亿元。

同时对比2021年、2022年上半年吉利汽车的经营数据来看,2021年半年营收450亿元人民币,净利润24.1亿元,2022年半年营收581.8亿元人民币,净利润15.5亿元。其实能够看出,利润之间的差异,与研发投入的增长实际上基本对等。

传统车企的利润波动,大多与技术研发或新增项目有关,实际上比亚迪当前的利润表现也同样如此,包括新工厂的建设,原工厂的扩建,新技术的储备等。不过,当下我们是无从验证其究竟储备了什么的,要把时间维度进一步拉长,观察其是否有更多新技术的释放、新产能的释放、海外市场的拓展,才能有所验证。对转型期的企业来说,利润的下降或者数字不高,并不意味着企业运营状态出了问题。它们真正面对的问题是,砸下钱去创新与过度,不能拿出优势技术,这才会导致未来的发展出现问题。

而对于那些诞生时就针对新能源业务进行切入的企业来说,它们的财务报表上写着更多关于消费者的秘密。

尽管新能源汽车的发展势头越来越热,但从那些专注于新能源业务的车企财报身上来看,它们至少当前还没有盈利的计划。细分半年财报,理想汽车营收为182.95亿元,同比增长超110%,小鹏汽车营收为148.91亿元,同比增长超120%,蔚来汽车2022年Q1营收为92亿元,同比增长24.8%,Q2营收102.9亿元,同比增长21.8%。赛力斯营收124.16亿元,同比增长68.14%。即便是北汽蓝谷这种企业,营收也同比增长了42.76%,为34.79亿元。

但,上述所有企业的利润表现都是亏损。理想汽车归母净利润为-6.29亿元,小鹏为-44.02亿元,蔚来为-45.7亿元,赛力斯为-17.27亿元,北汽蓝谷为-21.81亿元。

上述几家风头相对较盛的企业,都处于销量增长,收入增加,但均处于亏损的境地。这背后,实际上也是加大投入研发,以及对新项目的投资的支出。结合新车、技术进展来看,蔚来、小鹏、赛力斯属于正常,而理想汽车、北汽蓝谷二者分别存在不同问题。

蔚来、小鹏、赛力斯三者,分别在推出更多新车型,以及对新技术加码研发。蔚来半年期间分别推出了全新车型ES7、并对老款的蔚来ES8、ES6、EC6进行了智能化硬件+软件的(赤杨)提升,另外同时在推进蔚来ET5、蔚来ET7的新车,以及点对点自动驾驶的履约。小鹏也基本上同样如此,新车有小鹏G9,智能驾驶方面即将推出城市级导航主动领航系统C-NGP,以及对飞行汽车方面继续砸钱拓展。赛力斯与蔚来、小鹏二者相仿,和华为的合作之下,生产线改造要花钱、新技术落地要花钱,以及问界M5、问界M5 EV的新车推出。

作为对比,理想汽车的境遇比较尴尬。一直以来,其被行业评价为成本控制能力最强的新势力车企,上半年它也推出了新车理想L9,不过并没有太多的新技术应用与表现,并在理想ONE销量较好的前提下却出现了较大的亏损。增程混动的技术难度在汽车行业中属于最简单的新能源技术范畴,而理想L9的平台底盘则与宝马CLAR有着很深度的逻辑关系,智能驾驶方面更多借由外力。花钱的方面不多,不过最终的亏损却相对比较大。理论上,用着不太耗钱的技术,理想汽车长期以来被预计为有望最先实现扭亏为盈的新势力企业。而眼前的亏损,或许与接下来的纯电动车型预研、即将替代理想ONE的新车理想L8有关。但,亏损数字较小,则一定程度上让人预计,它们的新车在新技术应用上不会有如蔚来、小鹏那样质的提升。

至于北汽蓝谷,这在中国汽车市场已经成为了一个广被借鉴的不良案例,半年中最烧钱的是营销费用,数据爆棚的演唱会却没有换来销售线索、品牌美誉度。

写在最后

实际上,进一步剖析下去,我们还能得到非常多的结论。如,新能源汽车这种新风口,不同的企业其实一定程度上都命悬一线,因为整个行业的方方面面都不够成熟,车企自身的话语权并不强。如果上半年不发生俄乌战争,不引发全球供应链重构,芯片荒不进一步加剧,电池成本不进一步提升,那相信上述的多个财报里,比亚迪们的表现会更亮眼。

眼下,越来越多的企业都在提及自产自研等目标,深层是谋求更强的抗压能力,保持企业的未来发展活力。所以,预计比亚迪们当下不够赚钱的局面,会在后续陆续向好。

但,除了这些之外,从财报里我们也能看到一家家企业对于消费者的态度究竟是什么。更多的人在花费大价钱谋求技术创新,而少数企业还在用着一般的技术来赚取利润,这背后有着本质性的区别。

作者丨黄强

       原文标题 : 明年销量将超过南北大众之和,但比亚迪卖车为何不赚钱?

<上一页  1  2  
声明: 本文由入驻维科号的作者撰写,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不代表OFweek立场。如有侵权或其他问题,请联系举报。

发表评论

0条评论,0人参与

请输入评论内容...

请输入评论/评论长度6~500个字

您提交的评论过于频繁,请输入验证码继续

暂无评论

暂无评论

    文章纠错
    x
    *文字标题:
    *纠错内容:
    联系邮箱:
    *验 证 码:

    粤公网安备 44030502002758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