侵权投诉
订阅
纠错
加入自媒体

【高端对话】新势力不“新”一定“亡”

2018-11-01 09:45
吴声汽车
关注

创新不是噱头

吴迎秋:我认同你们落地能力强的特点。相信看好电咖的人,一定会有同样的观点。但我想说说你们的创新能力。创新能力需要有一个标准。现在,所有造车新势力站在投资人面前,都讲创新,而且我们也见证过第一轮展现出的“创新”五花八门,各种各样。在这一点上,大家会不会同质化非常厉害?

张海亮:创新不是噱头。我们更觉得创新需要真正能够为客户带来价值,更方便客户使用,有更好的体验。在电咖的高端品牌产品上,我们会带来一些感性方面的创新。产品会在第四季度发布,我们希望,这个产品能实实在在地体现出一些进步,而不仅仅是只有一些想法而已。

吴迎秋:这是一个非常重要的话题。电咖的落地能力毋庸置疑,这一定是你们的核心竞争力。从团队素质、从团队过往独立操作的项目都可以看出来。

现在人们对“创新”考虑的面会更广一些,看法也不一样。

首先,传统汽车也在创新。我们看到传统汽车这一年发生了很大变化,他们造出来的车,所应用的互联网系统进入到2.0时代,给人耳目一新的感觉。有人认为这也算是一种创新。

第二,对于造车新汽车而言,创新更多地集中在电机、电控、电池等核心技术上。

对于现在一些车企所说的创新,可能是需要商榷的。比如,有的车机系统、智能网联系统等,是一些互联网公司参与进来进行配套研发的。最典型的就是语音系统,现在很多公司所标榜的自动语音系统,多来源于少数几家供应商。再比如电池,很多企业说它的电池能30分钟充电80%,但几乎都是同一个电池厂商供的货。所以,很多人说,这种所谓的“创新”其实谈不上根本意义上的创新或者说是浅层面的“创新”,很容易被人模仿和超越。

对于电咖来说,您认为真正的,让人相信或者有说服力的创新,是什么?

张海亮:涉及能源方式的创新,我们集中在动力电池系统的选择上。目前,国内新能源汽车采用高性能三元锂电池比较普遍。而我们着手布局的是新一代燃料电池和固态电池系统。这两个系统我们会强力进行研发和批量投产的准备工作。

将来小型车将会以固态电池为主,大型车将会应用燃料电池。这两个技术路径肯定是分化的方向。这两块的布局我们都非常快,燃料电池我们在明年年底前后就开始投产了;固态电池可能再隔一年或者一年半开始进入市场。

如果涉及整车智能系统的创新,我们要把车做成一个移动的智能终端。正如有人所讲的,车今后会变成一个行驶的电脑。这需要我们团队大力增加车联网、车机系统等方面的软件开发人员。我了解到很多企业,他们的车联网往往外包给第三方公司,这样就会造成功能的同质化,无法创新。在我们看来,有的工作肯定还要自己做,要有自己独特的发明。

吴迎秋:主意是你们的。

张海亮:对,而且落地也是我们的。我们会招这样的人,外面的人没法帮你做,一般外面的软件供应商和团队,偏向于给你一个他们自己的成熟方案。如果去更改,对他们来讲也不是很容易做到。对我们来讲,很多基础的东西,我们自己做更方便。

吴迎秋:我比较看重智能网联。这讲究体验,主意一定是你们的,但是光有一个主意可能也不行,需要落地。但很多东西不是你自己就能做得了的。比如,我看到有一些企业,在做一些智能应用创新。车开出来在到家之前,车主就会跟车机有一个互动,家里的冰箱里有什么东西、缺什么东西,车主能轻松了解。如果没有鸡蛋了,能通过车载智能网络下单,让鸡蛋在半个小时内送过来。这是需要联合开发的。我们现在对于车机的应用,更多是空调、导航、语音、音乐等,这是浅层次的。

张海亮:对。把车作为一个移动大脑,要实现综合处理某个任务的能力,其实要做的东西非常多。这不仅限于您说的语音识别、无人驾驶、问天气、订票,还有更复杂的功能要实现。这就需要有一个基础团队,基础框架一定要由自己的团队搭建。

从相信故事,到相信人

吴迎秋:接下来,我们聊聊人。创新的主体是“人”。前面我也提到,这一轮趋冷,投资者越来越理性,对“故事”不那么信了,他们越来越重视人了。说到电咖,我相信,最主要的核心实力也是在人上。很多人说,您几乎把上汽大众的团队都搬来了。我看到了一张表,这上面从研发到销售,从采购到财务,几乎是一条龙,都是上汽大众的人。这确实让大家很相信你们有这个能力。反过来也有很多人说,传统人有传统人的优势,传统人也有传统人的弱项。

您怎么看?

张海亮:上汽大众内部人才很多,有一些人才溢出。从上汽大众离开的人也有不少去了其他企业。在我们这里的员工高管里面,确有一部分是从上汽大众来的,而且比较有经验。这些人出来可能跟我情况类似,怀有一种想闯一闯、试一试的心态。这些人到电咖来,到一个创新企业来,他们更愿意接受挑战,享受压力,愿意创新。我认为,整个团队的创新精神一点都不缺乏。他们有深厚的汽车行业积淀,同时又愿意接受新事物、愿意去观察、思考客户新的需求,对他们来说,创新不是大问题。

另外,我们的技术团队和管理团队是有层次的,也不是每个部门都是从传统企业来的。电咖有互联网企业过来的,有消费电子类企业过来的,也有跨行业、技术、材料、新能源等各方面企业过来的人才。我们整个团队相对多元化。您可以看到,电咖的整个流程和文化虽然更偏向于严谨,但不缺乏创新氛围。从这点来说,我们虽然有一部分核心管理成员是从传统车企出来的,但不会在创新方面缺乏优势。

吴迎秋:这就像一个烙印。我们看到你们的团队,不仅做过上汽大众,而且还有独立做过一个完整的汽车项目。这一点也可以是大家对你们看好的另一个很重要的原因。

张海亮:以前,我们做整车研发。整个产品全流程过程中就有很多创新。但是,因为我们有产品规范,有些创新是没法体现在产品上的。现在,我们能够独立进行一代新的高端产品的研发和定义,我们就有机会,能够更好地把以前积累的很多创新想法,一次性地在这个车上体现出来。当你看到我们的实车时,你会发现,从内饰到外观,到车联网,到整个车机系统,都有很多新的创新亮点。这和我们之前的这段经历还是有关系的。

<上一页  1  2  3  4  下一页>  
声明: 本文由入驻维科号的作者撰写,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不代表OFweek立场。如有侵权或其他问题,请联系举报。

发表评论

0条评论,0人参与

请输入评论内容...

请输入评论/评论长度6~500个字

您提交的评论过于频繁,请输入验证码继续

暂无评论

暂无评论

新能源汽车 猎头职位 更多
文章纠错
x
*文字标题:
*纠错内容:
联系邮箱:
*验 证 码:

粤公网安备 44030502002758号